隨著海外購物與健康意識興起,越來越多台灣消費者透過國際代購、跨境電商平台購買維他命、保健食品與藥品。不過,這類商品是否可以直接進口?需不需要申請?該如何區分食品與藥品?若不小心進口超量藥品,可能導致海關扣留甚至罰款。
為此,本文將完整說明如何查詢成分分類、辨別食品與藥品的劑量界線、什麼情況可免申請查驗,以及辦理個人自用藥品進口的具體流程,協助你合法、安心地購買海外健康商品。
如何確認商品是食品還是藥品?
當你在海外網站看到標示為「Vitamin D」、「Vitamin C」等字樣的保健品時,可能會誤以為這些都是「食品」,但實際上,台灣的分類標準可能不同。要確認一項產品是食品還是藥品,可以依據以下步驟操作:
前往衛福部食品藥物消費者專區,在業務專區的「資訊查詢」中,進入食品或藥品查詢平臺:
若確認為藥品,即使是從國外自用進口,也必須事先申請「個人自用藥品專案進口」。
國外是保健食品,台灣認定為藥品的成分有哪些?
常見的有:
- 奶薊(Milk Thistle )
- 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 )
- 硫酸鹽葡萄糖胺(Glucosamine Sulfate)
- 銀杏葉萃取物(Ginkgo Biloba)
- 褪黑激素(Melatonin)
維他命是食品還是藥品?劑量是關鍵
許多維他命產品雖以食品形式呈現(如膠囊、錠劑),但若劑量過高,就會被視為藥品。以下是常見維他命的每日使用劑量判別標準:
維他命種類 | 食品(含以下) | 一般指示藥品(介於) | 處方藥品(超過) |
---|---|---|---|
維他命D | ≦800 IU | 800–1000 IU | >1000 IU |
維他命E | ≦400 IU | 無 | >400 IU |
維他命C | ≦1000 mg | 無 | >1000 mg |
維他命B1 | ≦50 mg | 50–250 mg | >250 mg |
維他命B2 | ≦100 mg | 無 | >100 mg |
維他命B6 | ≦80 mg | 80–200 mg | >200 mg |
維他命B12 | ≦1 mg (1000μg) | 無 | >1 mg |
若劑量超出食品範圍,則必須提出進口申請,並附上醫師處方與診斷證明。
哪些商品可免申請輸入查驗?
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30條,原則上輸入食品需經查驗,但個人自用條件下可適用免驗:
- 膠囊或錠狀食品:單一品項最多 12 瓶,合計最多 36 瓶(限原包裝)
- 其他食品:總價值低於 1000 美元、總重不超過 6 公斤,如膠原蛋白粉、乳清蛋白粉、奶粉、薑黃粉等
- 食品添加物:每種限重 1 公斤(香料限 200 克),如維他命 C 粉、麩醯胺酸粉等
- 嬰兒奶粉與配方食品:需事先申請「貨品進口同意書」,且每人每年不得超過 30 公斤
是否需要事先申報?
如果查詢結果顯示為藥品,即便僅為個人自用,仍有數量限制:
- 每種最多 2 瓶,總數 不超過 6 種
- 超過上述數量需提出進口申請
- 一年最多可提出 2 次申請,總量不超過 12 瓶/1200 顆
- 非處方藥也不例外,如被海關抽查仍可能要求補件
線上申辦可至:個人自用藥品專案進口申請
個人自用藥品專案進口申請 SOP
當需申請進口藥品時,請依以下步驟操作:
一、準備資料:
- 身分證影本(外籍人士請附護照)
- 商品外盒、說明書或產品目錄
- 自用切結書(可於平台下載)
- 國際包裹招領單或提單(非必要)
- 診斷證明與處方箋(若申請處方藥)
二、線上申請步驟:
- 進入 食藥署線上申辦平臺
- 註冊或登入帳戶
- 點選「藥品」類別
- 選擇第 8 項「個人自用藥品專案進口申請」
- 填寫收件人資訊與商品細節
- 下載、填寫並簽署自用切結書
- 上傳所有文件後送出
審核通過後,系統會提供「進口同意書」,即可憑此辦理海關通關。
結論
不論你是為了補充營養、健身增肌或改善健康狀況而選購海外商品,第一步都是「查清楚分類」,避免誤將高單位維他命或成分特殊的商品誤認為一般食品。掌握免驗數量、申請條件與流程,即使是藥品也能合法進口,讓你健康無後顧之憂。
若不確定商品是否屬於藥品或需申請進口,建議善用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查詢資源,或參考 iSALE 教學頁面 操作教學,讓代購過程更加順利!
參考資料
衛福部. “常見問答集”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更多相關文章
圖片來自官方網站,版權屬於原作者
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