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緩震、防護與耐用設計,幫助你遠離運動傷害
對於體重較重的跑者來說,選擇一雙合適的跑鞋不只是追求速度,更是確保穩定性、保護關節與延長運動壽命的關鍵。過去多數鞋評往往針對一般體重跑者,但實際上,大體重跑者對於中底支撐、外底耐磨與鞋面包覆都有截然不同的需求。
2025 年各大品牌針對此需求推出專屬鞋款,結合厚實中底、寬平台設計、耐磨外底與強化鞋面,提供全方位保護。本文將整理出 12 雙最值得推薦的大體重跑鞋,包含緩震代表 Brooks Glycerin Max、競速首選 ASICS Metaspeed Sky/Edge Paris、以及越野專用 Altra Olympus 6,幫助你快速找到符合需求的最佳鞋款。
Brooks Glycerin Max
DNA Tuned 中底搭配搖桿式推進設計,帶來流暢腳感,無論日常慢跑、恢復或長距離跑都能勝任,堪稱 Brooks 在緩震創新的代表作。
看商品優點
- 緩震柔軟但有彈性
- 適合長跑或日常訓練
- 高度多功能性
- 腳感流暢順暢
缺點
- 重量稍高
- 外觀設計保守
New Balance 1080v14
相較前代過軟的腳感,v14 改良後提供更具回彈的緩震,並搭配寬楦與搖桿設計,適合長距離慢跑與恢復。
看商品優點
- 緩震更均衡
- 回彈感提升
- 鞋面升級舒適
- 適合長跑
缺點
- 重量增加
- 偏軟腳感仍不適合喜好硬底的跑者
Brooks Ghost Max 2
第二代在 DNA Loft v3 泡棉加持下,比前代更有彈性,適合恢復跑與輕鬆日常訓練。
看商品優點
- 緩震更具彈性
- 鞋面舒適度提升
- 穩定度良好
- 適合恢復期
缺點
- 重量增加
- 彈性感稍過頭,不適合所有人
On Cloudeclipse
透過 Helion PhaseTec 技術帶來流暢步伐,鞋面高舒適度讓其成為 On 品牌突破之作,特別適合輕鬆跑。
看商品優點
- 中底腳感順暢
- 鞋面舒適度高
- 穩定性尚可
- 適合慢跑恢復
缺點
- 鞋面容量過大
- 跑碎石地會偏吵
- 偏硬腳感不適合所有人
Topo Athletic Atmos
Topo 首次進軍高緩震鞋款,寬鞋楦與 ZipFoam 提供舒適穩定,成為極佳的恢復跑選擇。
看商品優點
- 高緩震舒適
- 腳趾空間自然
- 穩定性佳
- 適合恢復慢跑
缺點
- 外觀低調
- 品牌影響力較小
Hoka Skyward X
48mm 高堆疊卻能維持穩定,軟彈腳感與強大回彈讓跑步變得輕鬆有趣,但重量偏高。
看商品優點
- 高緩震卻穩定
- 回彈力強
- 適合長跑恢復
缺點
- 重量偏重
- 價格不親民
Mizuno Neo Vista
採用玻璃纖維板與 Enerzy NXT 泡棉,帶來高回彈與穩定性,鞋面支撐度也讓整體表現出色。
看商品優點
- 中底反饋強
- 穩定與彈性兼具
- 鞋面支撐佳
- 適合速度訓練
缺點
- 重量中等
- 外觀設計見仁見智
Saucony Endorphin Speed 4
融合前代的彈性與穩定,成為全能型訓練鞋,特別適合想要初試碳板鞋的大體重跑者。
看商品優點
- 彈性與推進感平衡
- 穩定性佳
- 外觀設計吸睛
- 適合作為碳板入門鞋
缺點
- 鞋帶系統需適應
- 長距離穩定性稍弱
Asics Metaspeed Sky/Edge Paris
超輕量設計,Sky 適合長步幅跑者,Edge 適合高步頻跑者,均能提供極致速度表現。
看商品優點
- 超輕盈
- 中底彈性強
- 適合競速比賽
- 穿著舒適
缺點
- 穩定性不足
- 適合半馬以下
- 鞋舌偏薄
Brooks Glycerin GTS 22
這雙鞋是 Glycerin 系列的穩定版本,結合 GuideRails 穩定系統與厚實的中底,為大體重跑者提供全面支撐與舒適腳感。
看商品優點
- GuideRails 穩定支撐佳
- 厚實緩震
- 鞋面透氣
- 外底耐磨度高
- 鎖定感穩固
缺點
- 中底偏硬
- 鞋身稍重
- EVA 泡棉回彈性不足
- 價格略微上漲
ASICS Gel Nimbus 27
採用 ASICSGRIP 外底與厚實中底泡棉,擁有極佳抓地力與穩定性,適合長距離恢復與日常慢跑。
看商品優點
- 極佳抓地力
- 厚實緩震
- 鞋面舒適
- 腳趾空間加大
- 鞋跟包覆穩定
缺點
- 鞋重偏高
- 能量回饋不足
- 價格上漲
Altra Olympus 6
最佳越野鞋選擇,採 Vibram Megagrip 大底與零落差設計,適合崎嶇地形與長距離越野跑。
看商品優點
- Vibram 外底抓地力極佳
- 鞋面與鞋底耐用
- 腳感舒適
- 0mm 落差穩定自然
- 適合高難度地形
缺點
- 鞋重明顯偏高
- 回彈力不足
- 價格偏高
結論
整體來看,2025 年大體重跑者的跑鞋選擇比以往更加多元。若以緩震為優先,Hoka Skyward X 與 Brooks Glycerin Max 具備頂級避震效果;若追求長距離舒適,New Balance 1080v14 與 Brooks Ghost Max 2 表現出色;需要穩定支撐時,可考慮 Brooks Glycerin GTS 22 或 Topo Athletic Atmos。對於追求速度的跑者,Saucony Endorphin Speed 4 與 ASICS Metaspeed Sky/Edge Paris 提供高效推進力,而熱愛越野的人則可選擇 Altra Olympus 6。
選購時,建議大體重跑者特別注意以下重點:
- 中底厚度與緩震材質:後跟至少 30mm 才能有效減震。
- 平台穩定性:鞋底寬度與抗扭轉性避免過度內旋。
- 外底耐用度:加強橡膠配置以應付長期磨損。
- 鞋楦與舒適度:較寬的鞋楦能減少擠壓,提升長跑體驗。
只要依照這些原則挑選,大體重跑者同樣能享受安全、舒適、且高效的跑步過程,無論是日常訓練、競速比賽或山徑挑戰,都能找到最佳搭檔。
參考資料
Jovana Subic. “7 Best Running Shoes For Heavy Men in 2025” RunRepeat. Jul 18, 2025.
Chad Zimmermann. “Best Running Shoes For Heavy Runners (2025)” Believe the Run. Feb 6, 2025.更多相關文章



圖片來自官方網站,版權屬於原作者
{{ reviewsTotal }}{{ options.labels.singularReviewCountLabel }} {{ reviewsTotal }}{{ options.labels.pluralReviewCountLabel }} {{ options.labels.newReviewButton }} {{ userData.canReview.message }}文章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