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Adizero Boston 13 在眾多跑鞋中脫穎而出,以輕量、彈性與穩定兼具的表現贏得高度評價。搭載雙層中底結構與 Energy Rods 2.0 碳纖維桿,提供前掌與中足跑者出色的推進效率與穩固支撐。雖然腳趾空間略窄,但在價格、耐用性與多用途訓練方面展現優異 CP 值,是許多跑者鞋櫃中值得投資的日常快節奏訓練鞋。

Boston 系列演進與版本差異
Adizero Boston 自 1982 年首次問世以來,歷經數次技術與定位調整。從早期強調舒適與價格實惠的道路跑鞋,逐步進入 Adizero 系列,成為速度型選手的訓練利器。自 Boston 10 起,該系列加入更堅固的泡棉與 Energyrods 技術,但也因為過於硬挺、窄楦設計而受到一些跑者批評。
Boston 12 引入較柔軟的 Lightstrike 2.0 泡棉與改善的後跟支撐,提升穿著舒適度。而 Boston 13 延續這些優化,並在細節上進行微調,使其成為一雙更加平衡的速度型訓練鞋。
中底技術與腳感分析:雙層結構讓腳步更有力
Boston 13 採用 Lightstrike Pro(上層)與 Lightstrike 2.0(下層)雙密度泡棉,前掌泡棉厚度達 28.3 mm,整體提供優於平均值的緩衝效果,特別適合中足或前掌著地的跑者。該鞋還搭載 Energy Rods 2.0,雖未使用傳統碳板,但同樣達到剛性與推進力的效果,並維持前掌靈活性。
中底整體偏硬,尤其是後跟 Lightstrike 2.0 部分,但上層 Lightstrike Pro 軟硬適中,讓整體步伐感受穩定又有彈性。實驗數據顯示 Boston 13 的能量回饋達 63.4%,明顯高於市面平均的 58%。
尺寸與鞋面設計:合腳性佳但空間有限
Boston 13 尺碼正常,測試者一致認為「true to size」。鞋面採單層 mono-mesh 材質,透氣性在實驗中獲得 4/5 高分,適合四季穿著。不過為減輕重量與提供穩定包覆,鞋面整體較硬挺、不具延展性。
足弓與中足區域偏窄,前掌寬度為 70.6 mm(低於平均),對於需要腳趾張開空間的跑者較不友善。後跟處改採硬式 Heel Counter,提供更紮實鎖定感,並減少長距離使用造成的摩擦不適。
穩定性與抓地力:中足與前掌著地跑者最適合
Adizero Boston 13 的中底前掌寬達 121.0 mm,遠高於平均水準,使其在快節奏轉換時提供絕佳支撐。相比之下,後跟寬度僅 83.8 mm,較不適合後跟著地的跑者,這也是 Boston 系列偏競速導向的設計傳承。
外底採用 Continental 膠與 LIGHTTRAXXION 輕量橡膠混合佈局,在不同路面皆能維持穩定抓地力,測試中獲得 0.47 分的優異表現,並具備高耐磨性,實測磨損僅 0.5 mm。
穿著舒適性與重量表現
鞋重為 254g(男款 US 8.5),對於雙層中底與支撐元件豐富的訓練鞋來說屬輕量設計。鞋舌厚度維持 2.9 mm,雖不厚實但避免多餘累贅;鞋墊可拆卸,便於個人化調整。
唯一較可惜的是前掌鞋面耐用性僅獲得 2/5 評分,但後跟泡棉與外底部分皆表現亮眼。
跑者建議
推薦使用者:
- 習慣中足或前掌著地的跑者
- 喜歡快節奏訓練與偶爾參與比賽者
- 欲尋找非全碳板、但有類碳板推進感的高 CP 值訓練鞋
不推薦使用者:
- 喜歡柔軟緩震腳感者
- 有後跟著地習慣或需要穩定後跟支撐者
- 寬腳跑者或需足部空間較多者
結論
綜合來看,Adidas Adizero Boston 13 是一雙功能定位明確、設計細節出色的高效能訓練鞋。它雖不適合所有跑者,但對於重視穩定推進力、追求快速節奏與價格實惠的進階使用者而言,是相當值得考慮的選擇。若你正在尋找一雙能兼顧速度訓練與日常穿著的跑鞋,Boston 13 將是你鞋櫃中的可靠夥伴。
參考資料
Ali Ball. “Adidas Adizero Boston 13 review: The perfect holiday shoe” Runner’s World UK. May 14, 2025.
Carlos Sánchez. “Adidas Adizero Boston 13 review” RunRepeat. Jun 5, 2025.
更多相關文章
圖片來自官方網站,版權屬於原作者
文章推薦